技能过关谈感受
发布:06学前教育阅读:6645日期:2007年05月09日
来自06学前教育班的报道
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形体课训练,我们迎来了首次舞蹈技能过关考核。通过这次考核,一方面能锻炼我们的能力,尽情展示我们的才能;另一方面也是校领导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最好机会。
随着老师的介绍,我们以傣族舞蹈专场拉开了考核的序幕。我们怀着既愉悦又紧张的心情迎接了这次挑战。
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。傣族舞蹈种类繁多,流行面很广。 “孔雀舞”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古老的民间舞,最具有代表性。其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,节奏平缓,但外柔内刚,充满着内在韵味。那么就要跳出它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。
我们采取了自编、自演、分组跳舞蹈组合的考核形式。同学们跳得是那么轻盈、活泼可爱,手姿优美,每个动作甚至是每个眼神都很到位。也有些同学因为紧张,面无表情,甚至跟不上节奏。但在同学们目光支持和掌声鼓励下,她们克服了心理上的困难,完成了舞蹈动作。从中也可以看出我班集体团结上进的凝聚力。
各组的自编舞结束后,黄娟老师进行了点评。指出自编舞蹈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原因。首先分析了傣族舞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。根据题目可知舞蹈主要靠我们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月光和凤尾竹。“月光”是皎洁、明亮的,要用眼神的凝望和头部的摆动来体现;
“凤尾竹”主要体现
“竹”的生长特点是缓慢的,那么就要靠手慢慢自下而上的摆动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。孔雀舞主要体现美丽高傲的孔雀漫步竹林,飞翔时的动作,这就要求舞者跳出丰富多彩的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蹈姿态造型,来展示孔雀在月光下的凤尾竹林漫步穿梭时的形态。
幼儿舞蹈是艺苑中一支鲜嫩的花朵,特点是主动、活泼、简单、易懂。第二个舞蹈《金孔雀轻轻跳》,这个幼儿傣族舞蹈主要体现“跳”,但同学们在表演中却恰恰没体现出这个特点;经过改编后虽说“跳”字较好体现出来,但动作趋于成人化,不易被儿童理解。因为幼儿舞蹈除具备舞蹈特征外,又要有它自身的个性特点,即突出表现在“活泼、天真、夸张、有趣”四方面。从幼儿心理来看,要体现两原则,一要“小”,时间短,要短小精悍,内容不能复杂,结构简单;二要“浅”:动作太深孩子不懂,活泼有趣。这就要求舞蹈动作必须直观。
第三个舞蹈《绣荷包》主要通过她们的手上的姿态体现“绣”字,动作舒展、优美,达到了预期效果。
随着阵阵优美动听的旋律,傣族舞蹈专场圆满落下了帷幕。我们成功了!但决不会有一点骄傲与自满,我们会更加努力,用百分之百的实力和信心来迎接下次考核的到来。
永不言弃,永不服输是同学们的座右铭,相信大家在下次的考核中定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。
(06级大专学前教育班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