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31)关于执行《秦皇岛广播电视安全工作操作规程》的通知
发布:行政办阅读:35219日期:2007年10月23日
关于执行《秦皇岛广播电视安全工作操作规程》的通知
信息中心、保卫处、总务处、汽车队:
根据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,依据《河北省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》,米兰平台制定了《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安全工作操作规程》(试行)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学习并执行
附件: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安全工作操作规程
二OO七年十月二十六日
主题词:学校 安全操作规程 通知
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2007年10月26日印发
(共印5份)
附件:
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安全工作操作规程
为加强和规范学校安全工作,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,依据有关法律、法规、规章,制定本操作规程。
一、信息中心安全操作规程
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,保护好学校的财产不受损失,特制定以下安全防范措施:
(一)网络安全
1、学校信息中心属于重点部位,非本中心工作人员不得无故入内。
2、网络管理人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,建立设备运行日志和故障纪录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,通讯线路的畅通。
3、路由器、交换机、服务器、防火墙等应设专人负责,必须设置密码,严格保密。除机房管理人员以外其他人员不许操作网络设备。
4、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工作,对网管中心的计算机设备要定期查毒和杀毒,并指导老师和各处室定期查杀病毒。
= 1 \* GB3 ①做好数据的备份,在系统遭到破坏时能够及时恢复系统和数据,减少损失。
= 2 \* GB3 ②机房管理人员要做好机房的防盗、放火、防水、防潮、防静电、防尘工作,保证机房有良好的工作环境。
= 3 \* GB3 ③建立情况汇报制度,对于重大事故要及时向同级领导和市教育中心汇报
(二)学生机房
1、计算机教室要装配调温、调湿设备,保持良好的室内温度(计算机运行时一般保持在20至25℃;非运行时保持14至30℃)和湿度(运行时:相对湿度40—70%非冷凝)。
2、计算机教室内不许饮食和吸烟,严禁将易燃易爆、有毒性物品、强腐蚀性物品、强氧化性物品、强磁场物品、放射性物品和染有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带入计算机室。
3、管理教师要做好计算机教室卫生、安全防范和财产保护工作,熟悉灭火器等有关器材的使用,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。
4、建立使用登记制度,建立设备维修档案
5、使用机房的老师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设备,保证学生上机的安全,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处理。
6、离开教室以前要检查总电源、窗户、锁好门。
二、保卫处值班巡逻操作规程
(一)值班
1、为保证学校安全,及时接处警,保卫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。
2、值班岗位及人员配备如下:保卫处1人,前、后门卫各1人(前门卫晚18:30-22:00时的值班加配保卫处1人)。
3、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,及时接警处警,并保证通讯联络畅通。
5、保卫处值班人员不参加巡逻。但必须坚守值班岗位,以保证随时接听电话报警。
(二)、巡逻
1、前后门门卫负责本门卫区域的巡逻检查。
2、保卫处负责教学区的巡逻检查。
3、校卫队负责18:00-22:30时学生宿舍区的巡逻。学生宿舍区白天的巡逻任务由保卫处执行。
4、保卫处、前门卫负责晚10点的清楼任务。清楼任务完成后,及时关闭学校大门、楼门,启动警报系统(无特殊情况,警报系统的启动时间不得晚于22:30时)。
5、巡逻时间:7:00---22:00点,每小时一次。
三、电教设备操作规程
1、电教设备包括:专用教室、闭路电视系统、卫星接收系统、电子屏幕、录像编辑系统及相关设备、投影机等
2、做好设备的登记入帐制度,设专人专管。
3、坚持有关的管理和借用制度,教学设备一律不得挪作他用,不外借。
4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安全使用设备。
5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,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。
6、电教工作人员要各负其责,管理好各种设备,带电的情况下不得擅离职守
7、各种用电设备使用完毕,要及时关闭电源。
8、离开教室要及时关好窗户,锁好大门。
9、信息中心全体人员都要学会使用灭火器材,每年检查一次消防设备,及时更新。
10、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,采取措施。
四、多功能厅安全使用规程
为了加强学校多功能厅的管理,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,安全合理地使用多功能厅,特作如下规定:
1、多功能厅使用前,活动的组织者要提前到位,检查多功能厅的有关安全措施,如电器线路、用电设备、照明、疏散通道、消防设施等是否符合使用要求;
2、活动开始前,组织者要给会场全体人员讲解安全须知;
3、活动时所有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,并由专人(安全员)看守;
4、场内全体人员要严格遵守组织者提出的要求,严格服从组织者统一管理和指挥;
5、进入多功能厅的人员一律不准携带火种,厅内严禁吸烟;
6、进入多功能厅的所有人员要注意保持多功能厅的清洁,不准携带食品(如饮料、瓜子、花生、口香糖、水果)进入。
7、在活动开始后,如遇突发事件(如火灾、地震等其它灾害)时,活动的组织者要积极控制场面情况,要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场内恢复正常。如情况难以控制,场内全体人员要在活动组织者的统一指挥下,有秩序迅速地撤离,安全员要尽职尽责,把守好安全通道、疏导疏散,尽量减小可能发生的损失。
五、电工安全操作规程
1、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按其工种学习电气操作安全工作规程,经市电工管理办公室考试合格,取得合格证和电工证,才能从事规定范围内的电气工作;
2、 电气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电气安全工作规程者,应立即劝阻,并说明理由。发现违反工作规程,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应立即制止;
3、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电室内。如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配电室者,应由电气工作人员紧随监护。进入配电室应先警告不许靠近设备,以确保安全;
4、非电气工作人员(包括建筑工、油漆工、电话工、电焊工及其他非电气工作人员)在配电室内外进行工作,必须由电工值班人员监护(安全技术等级不低于三级);
5、做好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,管好门窗,出门上锁。
附:关于手持电动工具的规定
1、应选用II类手持电动工具,并应安装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,动作时间小于0.1秒的漏电保护器。若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还应保持接零。
2、在露天潮湿场所或金属架上操作时,必须使用II类工具并应安装漏电保护器,严禁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。
3、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套通信软电缆,并不得有接头。
4、手持电动工具外壳、手柄负荷线插头、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,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。
5、使用其它器械式手持工具(如射钉枪等)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
六、茶炉工安全操作规程
1、使用开水炉前,首先要检查开水炉和附属设备、仪表的情况,严格执行安全运行操作规程,保证其正常运行。
2、发现不正常情况时及时灭火、及时汇报。设备不得带故 障运行。
3、不得使用油类物质点火。
4、经常检查水嘴的情况。防止其爆裂烫伤学生。
5、冬季要及时清除茶炉周围冰冻,以防人员滑倒摔、烫伤。
七、汽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
1、不得驾驶与准驾资格不相符合的车辆。
2、出车前必须检查所驾驶车辆的制动、保险带、轮胎、灯光、转向器、喇叭等与行车有关的安全性能。
3、不得驾驶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。
4、车辆不得超员、超载、超限。
5、危险物品不得与人员混载。
6、所载货物在行驶中可能发生移动的,必须固定牢靠后方可出车。
7、车辆进出校时速不得高于5公里。注意避让学生。
8、无特殊情况,车辆不得进入学生宿舍区。
八、任课教师安全操作规程
1、任课教师课前要检查教室、教学设备的安全性能。清点学生人数。
2、不得体罚、打骂学生。
3、当紧急事件发生时,命令学生放下手中东西,起立,指挥学生从前至后依次快速离开教室。
4、撤离过程中,会同学生处在楼梯道值守人员,共同疏导学生有序撤离,防止拥挤、踩踏事故发生。
5、在疏散地点会同班主任清点学生人数,如与上课人数不符要立即上报学生处。